demo

想到哪写到哪,写到哪算到哪,试着慢慢想,慢慢写,可能发生过,也可能未曾发生过,只是想起来是这样子的啊。

1.小时候,走夜路,总感觉有什么跟在后头,于是一到家,就猛的推开门,极夸张的跳将进去,然后迅速把门关严实,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将跟在后面的东西彻底关在屋子外。

2.我跟奶奶的感情比较淡,从小就不太亲近,对她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她总穿着深蓝色的旧式夹袄,裹了脚,在天气好的日子里晒太阳,拿出不知从哪里收拾到的碎瓷片刮指甲,刮啊刮的,我想她是爱美的吧。有些时候,她会摊一点鸡蛋饼给我们,我跟三姐就躲在院子里的柴禾堆里,一边吸着鼻涕一边小心谨慎的一点一点掰着吃,害怕一下子吃完,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鸡蛋饼是极为珍贵的东西啊。奶奶走的时候,很突然,我在上初中,一天早晨,她就再也没有醒过来,我没哭。前几年,家里请了阴阳师,一起看着把爷爷的墓迁到了她的旁边,两个老人家终是合葬在一起了,现在每年回家上坟烧纸,坟头上蒿草正高,风把草纸烧成的灰吹上了青天。奶奶,堂弟要结婚了。

3.我不知道爷爷长什么样子,因为他没留下任何照片一类的东西,母亲不能像指着相框里姥爷的黑白照片那样告诉我。我也不知道在父亲的心里爷爷的样子,从小到大,他都很少对我谈及爷爷,或是语焉不详,或是一带而过,在只言片语中,我大概了解到,在父亲十八九岁的年纪,爷爷就走了。据说爷爷年轻时到过很远的地方讨过饭,给家境好的人家当长工,至于怎么娶到的奶奶,可能是门当户对吧。对于爷爷,或许父亲的心里也有过怨言吧。只是,每个生命都会有自己的悲欢离合,虽然我没见过爷爷,但我也算是他的一部分吧,通过某种方式,继承着他的意志。

4.以前,总缠着母亲打听她小时候的一些事情,母亲有时候也会主动说起一些过去的事。在她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被从刘家送给了许家,她是穿着小花棉袄骑着毛驴去的。只不过,刘家和许家对母亲都极好,母亲对两个娘家的感情很深。我小时候过年最难堪和恐惧的就是被母亲领着去拜年,去了刘家,不去许家不行吧,我舅舅很多,舅爷也有好几个,挨家挨户串门过去,就得磕好多次头,被问好多次话,加之我又腼腆害羞,经常被折腾成大红脸,大人们就在旁边笑,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挣到比其他同龄人多的红包。母亲说,那时候穷啊,刘家还好点,许家是真穷啊,没东西吃,填不饱肚子,小孩又嘴馋,于是被她悄悄发现一个所在,想着办法爬进一个窑洞,里面堆着生产队的洋芋,她人小啊,拿不了几个,就用衣服襟子小心翼翼的兜着,偷偷溜到没人的地方烧熟了吃。母亲是笑着说的,我也是笑着听的,我能感觉出来母亲那个时候是开心的。我眼前彷佛出现这么一个小姑娘,做贼心虚,东顾西盼,嘴角含笑,是啊,苦难终将会过去,不是吗?

5.我原本是有个二姐的,只是在她很小的时候不幸夭折了,那个时候离我出生还有好几年呢。母亲跟我说起她的二姑娘的时候,不悲不伤,语气平淡,许是将伤痛深埋于心底了吧,或是这么些年过去了,随着我们姊妹几个降生成长而冲淡了。有时候,我在想,或许存在着另一个时空吧,在那个时空里,可能没有我,但一定会有二姐。她哭着出生,笑着长大,留着鼻涕扎着羊角辫长成小姑娘,母亲跟大姐肯定会嘴上骂着笨丫头而手底下温柔的给她梳头。她会上学堂,因背不出书而被罚站。在她豆蔻时也会因为收到小男生的情书一个人偷偷躲起来脸红,会坐上某个男生的自行车后座裙裾迎着风飞扬,也一定会在最美的年华里遇上一个让她安心一辈子的家伙,他会牵起她的手,她会为他绾青丝,红妆十里吧。

6.我小时候,已经超过皮的层次,达到了匪的高度了,虽然不至于偷鸡摸狗,但也跟堂兄弟偷偷摘过四妈家的绿杏儿,当然也摸进过别人家的瓜田李下;没有上过房揭过瓦,但也因和同学打架而被罚着清理厕所茅坑;没有欺男霸女过,却也帮着其他同学脱掉小伙伴的短裤,抓着小蝌蚪用手挤爆后扔到小女童鞋的裙子上。有次爬到院子里堆起来的树根上玩耍,结果一不小心摔倒后脸颊撞上了树根,感觉腮帮子快被穿透了,差点破相,没去看医生,后来竟然莫名其妙就好了,以至于我现在都想不起来是哪边脸受过伤。

7.有一段时间,我听说我们村王姓人家是东拼西凑起来的,至少有三支,并不都是从同一个地方迁徙而来,至于哪个王姓人家原本就生活在这里,或许没有,或许有,根本就说不清楚。听母亲讲,刘家舅舅家的家谱很长,每逢重要的日子都要拿出来挂着,很是神气,但我们王家就没有家谱。因为感兴趣,别人说起都是认真听的,倒是听到一些说法。我们这一支王姓人家是从另一个不算太远但足够偏僻的地方搬迁而来,时间也不会太久,大概不足一百年的样子,所以村里极少数的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能讲出一些来,而且最重要的是每隔几年都要回那边去上老坟。去年回家的时候那边一个很有辈分的老人来我们这边,这估计是最后一次人事上的走动和联络了,再过一些年,就彻底断了。还有一些事情就彻底属于传说了,说的是我们老王家最早是从陕西某地迁徙过来的,但估计是逃难逃过来的吧,至于从陕西哪来的,谁也说不清楚,连村里最老的老人都不清楚,只是传说那有一棵大榆树。这就是关于我们老王家口耳相传的故事。

推荐文章

为什么道教没有佛教那样风靡呢?

因为当道士是一门技术活。要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是让人...

那个叫“井”的女人

六十八岁的井,面部皮肤仍旧有着可观的白皙,略方的脸型,...

可按 ESC 键退出搜索

0 篇文章已搜寻到~